英國《金融時報》3月17日文章,原題:中歐相互借鑒援非經驗 前段時間,中國在非洲的做法被歐美議論,歐美批評中國方面與蘇丹和津巴布韋的政權合作,還譴責中國企業只顧開采自然資源,秉持的社會與環境標準太低。但歐洲國家正開始效仿中國的手法,加大對經貿往來的註重,同時可能降低對發展的投入;而中房屋貸款國方面也開始向西方取經,學習如何改善其援助的發展影響和可持續性。
  若想理解中國姿態的變化,就有必要考慮快速變化的中非關係現實。在一段近50年的時期,中非曾主要在政治層面合作,這種合作建立在雙方都曾被殖民的歷史經驗基礎上。過去10年裡,儘管歷史在政治對話中仍有重要地位,但貿易與投資已逐漸成為中非關係的主要考量。中國商務部的規模很大,通過下轄的對外援助司推動執行發展政策。該部尋求利用中國的實力為資源豐富的非洲伙伴國提供援助,達到雙方均能受益的目的。2009年,融資中國超過美國成為非洲最大的貿易伙伴國。中非貿易額從2000年的100億美元上升至去年的2100億美元。中國企業也是大手筆的投資者,尤其是在自然資源和基礎設施領域。
  但近年來,中國與非洲之間蓬桃園婚禮佈置勃發展的經貿往來受到不穩定局勢和衝突的威脅。中國企業遭遇安全風險的情況越來越多。中國的外交正在調整,不再僅僅促進經濟利益,也要保護貿易與投資。其結果是,中國外交部更多地參與衝突調解,並協助維和行動與安全保障。去年12月南蘇丹爆發衝突,數百名中國石油工人撤離時,中國政府非洲事務特別代表鐘建華迅速做出反應,支持當地各方達成停火協議。
  中國方面重新評估其發展政策,中國政府希望避免去年加納驅逐數千名非法中國礦工之房屋貸款類的事件重演。中國政府還希望,增強其發展政策的社會層面,將有助於化解經濟接觸中出現的矛盾。比如,中國政府加大了對教育與聯合研究的支持力度。
  對於許多一貫批評中國在非洲行為的歐洲人而言,中歐在發展方式上向對方靠近顯得出人意外,歐洲可以借鑒中非之間的經濟接觸,從中發現新的出口市場。一方面,有些中國專家和政關鍵字行銷策制定者也開始與西方和坦桑尼亞與利比裡亞等非洲伙伴國合作,試行更具針對性和可持續性的扶貧項目;另一方面,中國方面仍敏感於外界對其可能加入“西方陣營”的擔憂。非洲國家政府害怕失去利用雙方角力獲利的能力。中國方面也擔心在非洲發展事業上失去替代合作伙伴國地位,這種地位是通過中國獨特的南南合作品牌打造成的。
  要讓非洲國家政府接受西方與中國之間的發展合作,將猶如逆水行舟。內在的危險是,貿易與投資將被置於優先地位,而發展目標得不到應有的考量,有損普通非洲人的利益。[作者:盧克•佩蒂是丹麥國際問題研究所資深研究員。]  (原標題:丹麥專家:中歐相互借鑒援非經驗提高影響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r96zradd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